如果你發(fā)現自己難以抵擋面包、面條或米飯的誘惑,那么你或許可以將一部分責任推給遠古祖先。因為一項發(fā)表在《科學》上的最新研究,揭示了一個有趣的事實:人類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,可能深深植根于我們的基因中,尤其是唾液淀粉酶基因(AMY1)。
想象一下,在大約80萬年前——比農業(yè)出現還要早得多的時候,一個小小的基因復制事件悄然發(fā)生,就像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池塘,激起層層漣漪。這顆“石子”就是唾液淀粉酶基因的首次復制,它讓早期人類具備了更高效地分解食物中淀粉的能力。一項由美國布法羅大學和杰克遜實驗室主導的研究,利用了先進的基因組技術,如光學映射和長度測序,為我們揭開了這個古老故事的一角。
故事的核心內容,講述了這個存在于人類口腔中并能分解復雜碳水化合物(如米飯、面包和面條)的關鍵基因,其副本數量竟然早在80多萬年前就開始增加。而正是AMY1基因的復制,為人類的身體消化大量淀粉類食物打好了基礎。
研究人員分析了包括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在內的68個古人類基因組,發(fā)現當時的狩獵者就已經擁有4到8個AMY1基因副本。這意味著,在我們開始種植小麥和水稻之前,人類的身體其實已經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“淀粉盛宴”了。
而當農業(yè)興起時,那些攜帶更多AMY1基因副本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飲食模式,他們不僅能更有效地消化富含淀粉的食物,還可能因此有了更強壯的體魄去繁衍后代。結果,這些人的后代逐漸成了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,他們的遺傳特征也隨之廣泛傳播開來。
有趣的是,不僅是人類,就連與我們共同進化的家養(yǎng)動物,比如狗和豬,也因為與人類共享富含淀粉的飲食,而擁有了更多的AMY1基因副本。這像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一場共舞,讓我們與寵物伙伴一同享受美食的同時,也促進了彼此的生存與發(fā)展。
現在,當我們站在超市里糾結是否要買下一袋美味的面包時,不妨想想這背后隱藏著的數百萬年的進化歷程。我們可以感謝那些古老的基因,它們不僅幫助我們的祖先度過艱難歲月,也賦予了現代生活一抹別樣的風味。下次當你忍不住吃掉那口香甜的面包時,也許你可以告訴自己:“我的基因讓我這么做!”(來源:科技日報 武雅楠 整理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