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(shù)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國內

這個端午,禮盒“瘦身”了嗎?

2023-06-21 10:08:41  來源:

  端午臨近,粽子又到了銷售旺季。今年是粽子產品實施包裝“瘦身令”的首個端午節(jié),粽子禮盒變“瘦”了嗎?媒體記者近日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粽子市場上混裝混搭銷售現(xiàn)象隨處可見,搭配的產品種類五花八門,大米、茶葉、點心、瓷盤等,都在與粽子“混著賣”。

  為了讓月餅、粽子包裝“瘦身”和“輕裝上架”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會同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等部門,制定發(fā)布了《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》(GB 23350-2021)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,實施日期為2022年8月15日。實施后,“天價月餅”一度難覓蹤跡,但粽子似乎正在走上當初月餅的“老路”:包裝越來越精美、配料越來越豪華,搭售的商品也越來越多樣。

  點心、水杯、雨傘、橄欖油……某些粽子禮盒就像“雜貨鋪”,只有買家想不到,沒有賣家放不了。更有甚者,打出“深度定制”的廣告,宣稱粽子禮盒中可自由混搭各類商品。相比起月餅,粽子想要提高“身價”有一定難度,這一方面是因為過度包裝早已成眾矢之的,另一方面則在于,粽子自身的原料和工藝,決定了它很難高價售賣。盡管如此,仍有不少商家試圖通過搭售來提高粽子的“附加值”。于是,市面上出現(xiàn)了大量喧賓奪主的“粽子禮盒”:盡管以粽子為名,禮盒內實際上沒有幾個粽子。

  粽子為什么淪為禮盒的“噱頭”?這不僅是一個市場問題,更是一個文化問題。插艾蒿、掛菖蒲、佩香囊、包粽子、賽龍舟……端午節(jié)的各種習俗,不僅體現(xiàn)著中華民族“天人合一”的自然觀,而且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。傳統(tǒng)節(jié)俗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,在于構建了國人共同的精神家園,也只有依附于強大的文化內核,外在的形式才會更加豐富。反之,如果忽略了精神含義,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不免被“矮化”甚至“物化”。

  現(xiàn)實中,中秋節(jié)和端午節(jié)被一些人戲稱為“月餅節(jié)”和“粽子節(jié)”。這雖然是市井坊間的調侃,但也引發(fā)人們進一步追問,除飲食文化層面之外,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還應該傳承些什么?商家在口味上推陳出新,在銷售中另辟蹊徑,其實都不難理解。不過,節(jié)日經濟越繁榮,越需要有這樣的關注——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,適度與過度的界限如何把握,我們應該如何體現(xiàn)中國人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、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?

  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不僅是一個休息日,更是一個文化日。文化應該是粽子里面包裹的“主料”,這是破除過度包裝的前提,也是杜絕喧賓奪主的關鍵。(文丨趙志疆)

  來源:央視新聞

編輯:張燕梅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(jù)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